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中国越野

搜索
查看: 213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冠军同行(一):队长和车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队长和车队


    我跟随日产嘉禾车队已将近两年时间,作为赞助商委派的随行记者,我只是越野世界的一名匆匆看客。许建中就不同了,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他会创造历史。
如果作为一名合格的传记作家,便应该把故事追溯到开始的时候。讲一讲日产嘉禾车队如何创立,许建中队长和孙全和总经理在未见面的情况下通过什么达成一致;也许还应该追溯一下日产嘉禾车队的前身海坑车队的历史,说一说草莽之初,许队长率领同乡兄弟们开疆立土,建立功勋,在战火中受到的洗礼。
但我不会这么做。
我要记述的是日产嘉禾车队成立当月,我进入车队以后发生的事情。起初,人们对于这支新军既不熟悉,又不太看好,舆论仍习惯把目光投向强者。正式冠名前景谷之役的失利,则加重了一些人的疑惑。坚定者阵营中以孙总首当其冲,他不断拒绝有人提出的集中有限资源赞助某个现成的大车队的计划,甘愿冒将公司品牌同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车队挂钩的机会风险。在他看来,这是一笔最划得来的投入,从扩大品牌宣传的战略需要出发,有什么能比拥有一支独家冠名的车队来得更重要呢?我认为,这是他最高明,也是最固执的地方。
只要孙总认准了目标,就没什么能阻止得了他,真实的逻辑也不行。
20114月末,车队被正式命名为日产嘉禾润滑油车队,我接受孙总的委派奔赴云南,以随行摄影师的身份向在东川那里集结,准备投入首场比赛的车队报道。就在那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传奇的许建中队长,从此开始了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
尽管已经时隔一年多,我还清晰地记得和许队长初次见面的情景。当时他站在树荫下等待着,见到带着行李的我走过去,就向我这边招手。他十分高大魁梧,面色黑红,嘴唇厚实,一脸倔强的神色。我从一期海坑杯比赛的电视节目上见过他的样子,眼前的他和印象当中完全一样,只不过现在他已经成为日产嘉禾车队的领导者了。
入队后的当天下午,我不顾疲劳赶到维修区,急切地想看一看车队的规模。然而却大失所望——和我天真的想法完全不同,车辆显然七拼八凑,被改装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不仅颜色五花八门,还贴满了膏药一样的广告;车子的主人们,包括许队长本人则满手油污,神情专注地同修理工一道埋头修车,如果素不相识,很难区分出哪些是车手;我们甚至连自己的帐篷都没有,休息区只是借用了人家的一个角落。
我当场得知,车队没有专门的车辆配合我的出行,不过可以搭赛车,任何人都可以做我的司机,只要旁边座位上没有堆满油乎乎的维修工具和配件。随后的几天我进一步发现,这个车队的确是个大家庭,车手们需要同时扮演四个不同的角色:赛车手、司机、修理工和你的同屋。作为队长的许建中还必须承担额外一项工作:大家的生活委员兼出纳。
我清楚,对这一切我根本无能为力。作为合作方的一名代表,我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和车队打成一片,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完成使命。
他也许看出了我的想法和急切心情,第二天和队友们勘路时主动提出带上我一起走。东川泥石流特殊的地貌特征总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和遐想。这是我第二次来东川,上一次,是和孙总一起为润滑油广告拍几张图片。装扮成赛手模样的当地老司机驾驶着涂装成红色的三菱越野车,从河床另一头疾驰过来,不断激起冲天的水花。他后来告诉我们,水深的地方很危险,比赛中就发生过赛车没顶的事故。那时,我对东川环境的险恶就已经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认识。
    在检视路况的时候,我跟在队伍左右,一面用相机记录,一面注意聆听每个人的发言。许队长带着大家沿赛车行进的方向缓步前行,时不时和周围的人交换意见,然后停下来观察,再交流,然后继续走。我对驾车一窍不通,更何况对于比赛的学问,不过,他对赛道的理解和技术要领的分析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观点总能博得在场者的默默的赞同,他的不同见解也往往能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从大家的态度上,我看出在赛车方面,他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回到维修区,发生了一件让我格外开心的事:我们的旗帜做好了。许队长吩咐了一声,带着人七手八脚地安插起来,让我在一旁帮着观察。完成以后,我们彼此会心一笑。我仰面欣赏起那再熟悉不过的白色旗帜来,看她背衬蓝天,沐浴在金色的霞光里,随风飘起来,飘起来,飘起来,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不再那么陌生和遥远了。我情不自禁快步向前伸出手掌,和许队长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15:36 | 只看该作者
       像东川这样荒蛮危险的地方却是越野车的天堂,每一度的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和同时举行的摩托车越野赛都能吸引全国各地的赛车高手和无数车迷纷至沓来。2011年的这场比赛也不例外。一时间,小小的东川城区云集了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车手、车迷和游客,街道上充满了节日一样的气氛:各式各样外地牌照的汽车来来往往穿梭游弋着,加重了交通管理部门的负担;不时有奇形怪状马力强大的赛车轰轰隆隆地横飚狂奔,惊得路人匆忙躲避或驻足观望;一群一群身着统一队服和赛服的车队人员招摇过市,新闻记者们则身披马甲,肩背相机,在人流中若隐若现,不住地东张西望;那几天旅店爆满,酒肆兴隆,夜店的生意格外好;街谈巷议总离不开赛车的话题;当地的时髦女郎把追逐赛车手当做新一轮的风尚展示,年轻帅气的车手则自然最受众多美眸们的青睐。
      “五一”大假这天,正好是开赛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下午的短道赛上无不人山人海,闹生鼎沸,交通一度瘫痪。当地政府的推动,和赛车比赛的繁多,极大促进出了当地居民观赛的热情。一大早,我拉开维修车的车门,打算赶往丽晶酒店前的广场参加开幕仪式,却发现车里挤着四个笑嘻嘻的姑娘,干“老虎”从一旁走过来,塞给我一包东西:“给她们换的。“我顿时恍然大悟,不由得暗暗吃惊。头天晚上,我曾半开玩笑说,车队第一次公开亮相,既然队里请不了车模,就索性让修理工上发车台帮着打旗算了。想不到,许队长却郑重其事地承诺说模特没问题,让”老虎“去办,“老虎”在一旁点头应和着。我当时真以为两个人在说笑,就没再追问。现在来看,一旦要动起真格,许队长他们绝不含糊。
       在赛车集结区,干“老虎”一板一眼对这几位显然经验不足的女孩做了一番“上岗培训”,引得围观群众发出阵阵哄笑。我一再询问他是如何办到的,他却始终笑而不答,一副怪模样。在这件事情上穷追猛打本来毫无意义,但令我大为不满的是,在最后一天的闭幕式上,我们的临时车模居然在台上大嚼棒棒糖,事后我从照片上才头疼地发现了这个细节!
       包括开幕式当天的超级短道赛在内,比赛一共要进行五天。参赛的车辆每天一早赶往赛道发车,投入当天的比赛;而我想办法进入赛道拍摄他们的比赛过程。赛事当中的生活基本上千篇一律:白天比赛,各干各的,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饭畅谈,边研究组委会公布的战报。如果有人忙于修车,顾不上吃饭,那就只好自己单独解决。这里的规矩是,首先照顾好你自己,别给别人添麻烦;不过,任何人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周围的人都必须施以援手。这不仅是道义上的侠义,而更是越野世界运转的逻辑上的要求。
       而我遇到的困难却难以解决,就是没车。车队唯一的一部面包车只能用来跑后勤,每天早上带着车手们的午饭和备品备件直奔终点待命,下午一发车,便又要火速开往另一头的终点,往返都需要几十公里。车子只能走公路,很难接近赛道。有时虽然接近了,要么无法停车,要么位置不理想。如果我不满足于总在发车点附近打转,就必须另谋注意。
       我只好去蹭车,疏通关系,想尽办法搭别人的车去赛道。但这样做就必须服从人家的安排,感觉自己有时候像骗子,有时候又像乞丐,有时候两者都像。一天中午,到了比赛间歇的时候,在去和留的问题我和其他人产生了分歧,最后决定一个人留下来,继续向前跋涉了近两公里路,找到一个理想的拍摄点。我把带来的干粮落在了车子上,只好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压抑汹涌而来的饥饿感。火辣辣的阳光下,周围出奇的宁静。我在清澈的水中望见了自己的倒影,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但愿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愿!
        我们的东川之战进行得不那么顺利。第三天个比赛日,许队长的赛车就出现问题,不得不退赛;周林平更不幸,比赛第二天遭遇了翻车,领航员还意外受了伤,送到医院治疗。干“老虎”的成绩还不错,坚持跑完全程,最终获得全场第十四名和柴油组第七名,第一次代表车队参加了香槟仪式。潘碎周经过五天苦战,也同样完成了所有比赛,不过成绩在积分区以外。
        撤离前,许队长问我对车队的印象怎样。我猜他想知道我会如何向孙总汇报吧,犹豫着该说些什么。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不等我开口,便爽朗地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的。不过你汇报的时候多提一句:任何车队都是由小做大,由弱到强的!”
        2011年春季至夏初的比赛紧锣密鼓,让人没有喘息的余地。CCR(全国汽车越野系列赛)东川站刚一结束,紧接着就是COC(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在山东的三场比赛,紧随其后的还有北京站。透过这一系列赛事的硝烟战火,我开始悟出了他那番话的真谛。
   (未完待续)
附注:有关2011年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暨全国汽车越野赛各项成绩积分,请详见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官网: http://www.fasc.org.cn/zt/11ccr02/results/2011-05-05/35118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19:48 | 只看该作者
图片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2-19 19:21:12 | 只看该作者
真叫人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2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2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9: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越野 ( 京ICP备12042789号-2  

GMT+8, 2025-7-5 23:15 , Processed in 1.14062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