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冰雪赛手记--冷酷到底 今天海拉尔的气温要比昨天有所下降,并刮起3级的风,太阳也没昨天来得那么的猛烈。因此,使得天气更为寒冷,裸露在外的肤不一会就会给冻得麻痛,感觉风好像直接吹在骨头上。而且今天的发车比昨天靠前,汽油改装组的检录时间为9:30分,首发时间为10:00,此时的气温仍处于低温状态,还没随太阳升高而回暖,何况今天的太阳并不给力。
这样的天气给今天所进行的比赛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赛事工作人员及在户外进行采访的媒体。在2013“古纳河杯”内蒙古海拉尔(冰雪)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上,呼伦贝尔体育局及旅游局共招集了30台工作车辆,充当本站比赛的工作用车。在今天随同先遣车沿发车点沿赛道跑到7号观察点,充份感受赛道的一些变化,在全长14公里的赛道之上,像这样的观察点一共有8个,加上一个PC点,从中看出本站比赛所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在今天这样更寒的天气之下,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紧守各自的岗位,比赛全部结束之后,各岗位车辆才紧随收尾车一同从赛道上撤出。
在全国的低温城市排名榜上,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一月的平均气温为-31.3度,早上的温度常在-36度以下,历史最低温度为-52度,空气都会凝结成雾,因此牙克石市在全国低温排行榜上位列首位,由此可见得这里的冬天是有点儿恐怖的。本次比赛各岗位裁判多来自呼伦贝尔地区,很显然已适应这一种低温,但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赛员及前来采访的媒体朋友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下来。其实对于呼伦贝尔的冷,我在2009年就已经领教过一次。
呼伦贝尔充分利用这一种高冷资源优势建成我国多个冬季汽车测试场,2009年我就前来参加奥迪的冰雪试驾活动。当到达海拉尔时,时任本次活动的教官吴大军就善意地提醒我,在不戴手套的情况之下,不要碰拉车门,要不然手上的皮肤会与车门沾在一起。那年在凤凰人工湖那毫无遮挡的冰面上,所进行为期两天的试驾活动中,风从四面八方灌进身体的每上个毛孔中,就此让我体会到什么是透骨之冷,对抗的方法也只能下车活动两分钟后就躲回车内。
前来参加本次比赛报道工作的媒体常常奔在各赛场上,其中多数人是老漠河,每年他们都会参加漠河汽车冰雪拉力赛的报道工作,然而这一季节来到呼伦贝尔之后,也感觉到呼伦贝尔的冷要比漠河的还要猛烈一些。在今天所进行的第二阶段的比赛上,来自《体坛周报》的宋永川老师因为长时间站在冰天雪地中进行拍摄,手上虽然戴上手套,但仍然给冻麻,失去知觉。当来自天顺集团苍狼白鹿车队的参赛选手穆腾在他跟前作出一个精彩的飘移时,敬业的宋永川是用指关节来按动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一个精彩的镜头。
对很多人来说,对呼伦贝尔认知只有一个绿色的概念,事实上,除了夏天草原的绿之外,呼伦贝尔的冬天一样的震撼,这里的雪不但唯美,而且极具冲击力。想要在这一冬季来感知的银色的呼伦贝尔,就必需做好防寒保暖,毕竟呼伦贝尔的冬季是一个冷酷到底的季节。只有在这一个冷酷到底季节里,才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当地的高寒生存状态,看到一种非凡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