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中国越野

搜索
楼主: 心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并公益着——云南深山里的孩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09:42 | 只看该作者
这所砖红色外漆的学校是典型的纳西民居风格建筑,虽然略显陈旧但却保存完好,一棵高大的树木静静地为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孩子们带来一些阴凉。校园里一片平静,我们不愿惊动了正在学习的孩子们,于是大家纷纷找地方坐了下来。一位老师热情地与我攀谈,他告诉我这里学生基本都是附近村里的孩子,很多学生的家都离得很远,需要每天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来上学,离家更远的孩子则是住校。住古完小是全村方圆几十里唯一的学校,等到要上中学,村里的孩子们就必须到50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住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12:17 | 只看该作者
我站在窗口往教室里看,上课的黑板是几块掉色的木板拼接起来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木架支在教室前方。学生的课桌好像也是东拼西凑来的,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新旧程度。一个教室里只摆放三、四张桌子,几个长条板凳,几个孩子挤在一起听课。教室外的墙壁上粘贴着孩子们写的硬笔书法,字迹方正而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14:2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标明班级的房间是宿舍,是为离家很远不能当天往返的孩子准备的,这是一间简陋得我们很难想象的房间,里面除了几张上下铺和一盏灯之外什么都没有,洗漱要到小操场另一头的水龙头那里。我甚至没有在房间里看到窗户,不知那几床薄薄的被褥能否抵挡得住山区冰冷的夜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15:45 | 只看该作者
拼音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名人名言,这些把我带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17:02 | 只看该作者
上课铃是一个用汽车后桥上废弃的大齿轮做成的,挂在树上,到上下课的时间,老师就拿一根铁东西(有的用铁锤也有的是铁棒)在那个零件上敲打,金属与金属碰撞发出的响声,整个校园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会在校园里回荡很久……我想70后或更早出生的朋友都应该对这个独特的钟有着深刻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19:30 | 只看该作者
任思绪在回忆中飞扬的时候,老师走出来敲响了下课钟,也把我从儿时的回忆拉回到了这所小学。孩子们唱着、跳着、笑着、闹着冲出教室,校园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欢乐的气氛充满了这个小小的空间。男孩用树枝当武器追打着,女孩们则用一根不知哪里找来的绳子当作跳绳,几个人围在一起玩。猛然间看到我们这群陌生人,孩子们又立刻拘谨了起来,就像我们家里的孩子突然见到生人一样,三五成群的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打量着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21:4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来帮忙拿吧!”我们冲他们打招呼,“我们带来了图书和玩具。”听到招呼,孩子们争先恐后涌到车边,不管大箱小箱他们抱起来就走。天空下起了细雨,兴奋的孩子们并无理会,他们抱着箱子奔跑在雨中,汗水和雨水漉湿了头发,喜悦和幸福在他们的脸上荡漾开来。这些捐赠物资都是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汇集起来的,有自驾游时带来的,有邮寄来的,也有委托朋友出行时捎来的。这些物品统一集中在丽江,然后由我们运输至这里带给学校。捐赠物很丰富,有书包、文具,开发智力的玩具,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智慧故事》等课外读物。我们将书籍交给老师储存在一间屋子里,这间屋子将会是这里的第一间图书室。而文具,我们准备马上分发给孩子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24:2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分发的方便,老师让孩子们在操场上站队,站在后面的孩子为了尽快的看到他们的新文具,不时地歪着头向前张望。当我们拿起相机准备拍摄时,他们马上又吐吐舌头缩回头去,生怕相机记录下他们调皮的瞬间。
就在孩子们排队等着自己的新文具时,天开始下雨,我们叫孩子们到屋檐下避雨,居然没有一个人动,我们只好跟老师说让孩子们避避雨吧,听到老师说话了,孩子们才按队列挤到了小小的回廊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27:0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一声声稚嫩的“谢谢”,我们把文具发到每个孩子的手上。我仔细地端详着他们的脸庞,想记住所有羞涩的笑脸和真挚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28:49 | 只看该作者
有几个小脑袋把我们团团围住,他们看着相机中的自己,叽叽喳喳地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议论着,笑成了一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越野 ( 京ICP备12042789号-2  

GMT+8, 2025-7-1 09:54 , Processed in 1.29687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