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中国越野

搜索
查看: 10692|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布泊,那一场骑行千里的穿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9: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这是一次骑行千里的穿越……
从萌生摩托车骑行穿越罗布泊的念头到组队成行,王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听说过的最具行动力的穿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5 09:31:34 | 只看该作者
先顶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3:38:19 | 只看该作者
三天时间组建的团队十分精炼:
穿越主力:王彬,飓风团队负责人,资深户外团队领袖。
穿越向导:蒋秋林,新疆本土摩托车手,曾先后九次穿越罗布泊,有人说蒋秋林的脑子里就有一幅罗布泊的地图。
后勤:老黑,资深户外领队,负责团队的吃喝拉撒
后援:李鲲鹏,赛车手教练,负责车辆的救援、维修。
随行摄像:王征。
我随队负责摄影。
虽然说走就走貌似仓促,但准备工作丝毫不马虎:帐篷、睡袋、干粮、饮用水、汽油、维修工具等两台后援车的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还包括人手一个GPS,卫星电话——我不得不佩服王彬的专业和细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3:39:49 | 只看该作者
108日清晨,我们从敦煌进入罗布泊。
8号凌晨两点,敦煌城还在睡梦中,我们就起床装车准备出发了——这对于我们大家伙来说很有挑战,各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而已,但是,为了在天亮前避开鬼门关高额的收费,我们必须赶早。

切诺基上塞了满满的物资,另外一台皮卡的车厢里装着两台摩托车,还得见缝插针的放一些物资。大家将就着分别挤在两台车里。

装好车,当地朋友带我们去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兰州拉面馆——据说是全城最好的面馆吃早餐,大约3点,我们正式启程,朝着罗布泊方向。

我以为赶路中我会睡着,后来发现其实根本不能入眠。车灯打在路上,旷野里静悄悄的,天空挂着一弯残月,带着些许妩媚的光,我对周围充满了好奇,我着急的想看清楚通往前方的路,和路两边的景,而夜色很现实。

那一天正好是寒露,坐在车里寒气逼人,无法入眠……我在切诺基上,开车的是老黑。黑嫂再三嘱咐我:老黑眼神不好,你得帮他多看着点儿路。好吧,打起精神,我尝试着做领航吧,谁叫临出发的时候,我以坐在副驾拍照的理由(实情),把黑嫂赶到了后座了呢?

黑嫂是老黑的女朋友,第一次跟着老黑参加户外活动,从昨晚见到黑嫂开始,她的若干个问题无一不表现出对老黑的无限关心,很善良细心的女人。

一路顺畅,5点前,我们就过了传说中的鬼门关——很想知道鬼门关的真面目,可惜天太黑。

大约6点,大家停下车来——算不算是黎明前的黑暗,我走下车,发现那会儿比我们一路上过来要更加漆黑,区别是停下来才发现头顶的星那么明亮那么近!

蒋秋林和王彬打算就此开始骑行了:卸车、加油,穿戴好护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3:41:53 | 只看该作者
罗布泊三个字从90年代就存在我的脑海里,且始终冠着探险的定语,她带着挥之不去的神秘,有着远古召唤的魅惑……然而无论哪一种,都那么抽象,那时刻开始,一切神秘莫测都将十分具体的展现在眼前,如同画轴,慢慢铺开。
敦煌的清晨很冷,我穿着抓绒冲锋衣还冻得缩成一团,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位摩托车侠士的热情,从凌晨到太阳升起,他们沐着朝霞,一路向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25 17:51:45 | 只看该作者
座个沙发啊,写的不错,再接再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21:55:53 | 只看该作者
李鲲鹏总是把千载难逢挂在嘴边,我暗自想:其实罗布泊穿越已经不是多么神秘和难行的事了,只不过,像王彬说走就走的骑行,才是难得,叫人叹服。
茫茫戈壁的四周围很空阔,身后是正在升起的太阳和依稀分布着的褐色的山,除此而外,没有草木没有树,没有任何参照物。脚下,一条蜿蜒清晰的砂石路则说明了罗布泊真的不再人迹罕至了,这些年来,四面八方穿越的队伍以各种理由和方式,结伴而来,无论是楼兰古国还是小河墓地,无论是彭加木还是余纯顺,探访者一直没有中断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6:58:05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王彬和蒋秋林的摩托车在前,我们两台后援车紧跟其后,在戈壁上行进着。摩托飞驰过后的两骑烟尘总是让我想起一些悲壮而苍凉的诗句: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朋友说:荒芜是一种稀有资源,比如王彬的骑行,他说他只想要一个快乐而自由的过程,那种在荒芜中驰骋的豪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50:22 | 只看该作者
李鲲鹏开着车,他总是一惊一乍的说看到了骆驼的身影,可任凭我借着相机长焦镜头,视线范围内还是空空如也,我常常惊呼上当,他和王征笑的前俯后仰的:谁叫你近视不戴眼镜呢?蒋秋林说这一带真的有野骆驼出没,我对蒋秋林的话深信不疑,大约中午时分,我们正好经过一个写着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幅路牌,更加说明了野骆驼存在的真实性。

野骆驼生性非常机敏,据说它能在几公里外就嗅到人的气息,而且奔跑速度非常快,所以,一般来说,要看到野骆驼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沿路我们倒是看到了不少骆驼的脚印。

野骆驼的珍奇稀有,不仅仅是因为它濒临灭绝,还因为它是陆地动物里唯一可以靠盐水活着的,另外,野骆驼懂得老马识途,它能一代沿着一代在同一条道路上迁徙。我还听说野骆驼和家养的骆驼不同的是:野骆驼会哭,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它情感丰富,而是它的一个特殊的本领:用眼泪冲洗眼睛里的沙子。

野骆驼保护区面积大约有7.8万平方公里,我们所处的位置位于罗布泊东边,这一带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但就是在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仍有多种独特的珍稀的动植物物种分布,这些生物不仅具有特殊的基因类型,同时又是罗布泊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罗布泊地区特有的荒漠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维持荒漠珍稀生物物种的天然栖息地,挽救世界上仅存于中国和蒙古的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特别设立的保护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50:51 | 只看该作者
对我来说这个团队里除了王征以外,其他几个人都比较陌生,但从开始踏上罗布泊的地界,那些陌生的感觉就荡然无存,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信任,气氛十分融洽,王彬很善于沟通,会迅速建设团队其乐融融的氛围,我把这种能力归纳为领队的职业素养。

午饭很简单,馕、咸菜和辣椒酱,还有新鲜的青椒,王彬说他带的干粮很充足,计划两天可以到罗布泊镇的行程,他带了4天的干粮,大家伙儿在吃的问题上不用有任何顾虑。


我问王彬骑行的感觉如何,他说比想象中的要爽多了:纵横驰骋、一跃千里……蒋秋林不用问,因为他总说罗布泊是新疆户外人的后花园,还说摩托车骑行是他的基本生活方式,如鱼得水的欢乐自然不用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越野 ( 京ICP备12042789号-2  

GMT+8, 2025-5-19 04:57 , Processed in 1.1562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