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越野拉力赛(CGR,又称大越野)清晰地写进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2013年的赛历,这项备受瞩目的大型越野赛事再度点燃了越野人的想往,对于这项赛事的描述,仅从官方的推介辞中就可以找到相当多的关键词——总行程近10,000公里,包含十余个特殊赛段,总长约4,000公里,期间穿越库布齐、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等沙漠地区,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举办的线路最长规模最大的越野拉力赛。 进一步解读中国越野拉力赛的意义为时尚早,但是就目前我们能够获知的信息而言,其相关含义仍然让人满怀期待。首先,中国越野拉力赛的推出是经历了严谨的构想和几年的摸索过程,虽然赛事类型并非独创,但是在一国之内举办如此规模的比赛,世界范围内也堪称先例。其次,国家级电视媒体联合多种载体的广泛传播,短时间内形成的强势介入,也是中国赛车运动史上从未有过的,而风投的主导使得这项赛事拥有了从当代理念出发构建的新的商业模式。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越野拉力赛一旦推出,便无退路可言,成功与否,在与参与组织的多方以及赛事主体——车手与车队是否具备更加专业的素质和水平。 赛车圈的朋友喜欢将中国越野拉力赛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的达喀尔拉力赛,这种比喻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简单概括。无论是非洲时期的达喀尔拉力赛还是当今的南美达喀尔拉力赛,都不是中国越野拉力赛拷贝的样本,中国越野拉力赛只能是而且必然是中国自己的一种模式。那些被证明为有效的运作手段将出现在中国越野拉力赛的相关文本中,但源于中国的国情,源于政治、经济和各方利益的平衡,中国越野拉力赛不出意外地将深深地印上“中国特色”。 有消息称,该赛事将于3月18日正式开启报名程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正式勘路工作也将于4月下旬启动。惊蛰已过,大地回暖,眼下正值新赛季中国汽车运动的号角再度吹响的当口,准备投身于各项比赛的车队和车手,你们是否为迎接“大越野”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人们私下里议论的较多话题,是高于国内其他越野赛事的报名费,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但低于10万的报名费对于热衷于越野赛的车手们并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车队与车手,真正谈得上大投入的,肯定来自于赛车的改装以及后勤保障的消耗。一些单方面的消息表明,不少传统越野车队已经开始了高标准赛车的改装与测试,更有心急者从去年开始就为此筹谋,但计划比行动多,由于车队的赞助、组成等一系列工作尚未进入正式日程,传统的厂商车队一直保持着低调,最终是否参加比赛仍是悬而未决的议案,不到报名关门的那一天,这一切都将会产生变数。私下里,一些跃跃欲试的车手则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大越野的感召力是以往所有赛事所没有的:第一次,最大的,这些对于一名越野车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荣誉和人生体验;另一方面,一辆投入几十万的赛车究竟能在漫长的赛段里坚持多久——半途而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越野向匡算了一组数据,不包括报名费在内,“以一个车组为单位,打造一辆低于达喀尔版的第二梯队的赛车,带上四个维修,完成整个比赛的费用,应该在100万左右。至于驾驶量产车参赛,或者仅仅出于体验这样一场大型比赛的目的,费用就会低很多。” 越野拉力赛属于勇敢者的游戏,未来的参赛队伍中,必然不乏缺少经验但热情极高的参与者,无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如此漫长的比赛,盲目参赛必然遭受冲动的的惩罚。我们无法预知的是报名的热度有多高,更无法预知有多少人会全身投入这场比赛,但至少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你投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在这场宏大的聚会中占据怎样的高度。而心理准备、技术准备、经验积累、体能储备等等多个方面都是投入的组成部分。从已经出台的赛历看,9月份的中国大越野开幕之时,也是环塔拉力赛、巴丹吉林挑战赛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如何在这几场传统的人气赛事中做出选择,也将是车手与车队面临的问题,要知道,他们同样拥有持久的诱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