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中国越野

搜索
查看: 9352|回复: 1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过人生几十载 享受摄影一瞬间(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 走过人生几十载,享受摄影一瞬”这句话来形容我的摄影人生非常贴切。,在我三十年的摄影历程中,用执着与艰辛的付出,用相机记录了我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发展过程,向中国的越野爱好者展示了最为精彩的顶尖赛事的瞬间魅力,我与鸟儿一起飞翔,与赛车一同共舞。下面这些图文是我这些年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过的部分作品或见解以及这几十年来拍摄过的让我刻骨铭心的摄影作品。在这里我愿与大家一起回首曾经的含辛茹苦、曾经的执着艰辛带给我的美好记忆和永恒的瞬间。

     “于永钢,知名摄影家,圈内人称“大头于”。系中国越野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运动资深摄影师;著名生态类摄影师,“自然之友”终身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多家杂志首席特约摄影师。
从事摄影二十余年,涉猎范围广泛,尤以汽车运动与自然环保见长。参与过全球主要汽车赛事,历经生死洗礼。航拍达喀尔拉力赛的首位中国人;马来西亚热带雨林赛终身特邀摄影师;澳大利亚拉力赛中方随队摄影记者;中国汽联官方赛事特约摄影师。为拍天鹅迁徙历经数年,记录诸多中国濒临灭绝珍贵鸟类。
曾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各类影赛中获奖,拍摄范围广泛。二零零二年至今专注生态和鸟类摄影,二零零四年在北京举办个人《远去的天使》天鹅专题影展。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八年初受聘于《人与生物圈》杂志并担任摄影记者,系统地拍摄了国内一部分知名的保护区.作为保护区的志愿者,用摄影的方式为保护区服务,无偿地把近万张精美的图片送给了十几个保护区。
2002年至今,在继续拍摄生态类题材的同时也一直拍摄汽车类题材和国内国际重大汽车赛事,并且经常性地组织和参与大型汽车文化活动,带领越野E族的车队去保护区考察和体验,以车为载体让人们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保护区.以引起人们对保护区的观注从而增强生态意识.现为四驱志签约摄影师以及多家生活旅游类杂志的特约供稿人.2010年作为摄影记者采访达喀尔拉力赛,首次在中国实现了每日图片报道.帖子点击超过了几十万。引起了一场达喀尔热。”      源自:新华网、亚心网等网站。 

以下是我在以生态鸟类为主要拍摄题材时留下的珍贵个人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2:24 | 只看该作者

       从1999年我加入自然之友观鸟组起,我主要以生态以及鸟类为拍摄对象,在今后的近十年间几乎走遍了国内大部分湿地以及一部分知名的国家级、世界级保护区,并系统的拍摄了几万张珍贵的图片,为自已也为保护区留下了非常珍贵难得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2:3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图片拍摄于2003年底,我作为《人与生物圈》杂志的摄影记者拍摄采访世界级生物圈五大连池保护区。在零下30度左右的气温下,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全面系统的拍摄了保护区的所有景观、民风、民俗等图片。

  五大连池市面积10.08万公顷,1980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遗迹。本区地处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的接壤地带,保护区的主体-五大连池火山是我国著名的年轻火山群之一,距今仅有200年历史。区内分布有14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体和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5个串珠状火山堰塞湖。在火山喷溢而形成的玄武岩地上,遗留极其丰富的微地貌景观,如熔岩洞穴、造型各异的熔岩流、喷气锥及火山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弹等。

       保护区保存着完整的熔岩台地和火山地貌,是我国火山最集中的区域。区内由14座火山及5个堰寒湖组成。年均温-0.3℃,无霜期11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区内水资源丰富,讷漠尔河的支流白河,连着5个湖泊,5个湖的水容量为10439万立方米。此外区内多矿泉,药泉山下有南泉、北泉、翻花泉,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矿泉水资源。14座火山锥耸立在开阔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群有旧期喷发的12座火山,新期喷发的两座——老黑山和火烧山。正是由于新期火山喷发,岩浆溢出,填塞了当时的河谷——白龙河,形成5个首尾相接的堰寒湖即五大连池。五大连池属富营养湖,湖内生长着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其中最大的是三池面积8.2平方公里。老黑山(左),火烧山(右)这两座新期喷发的火山是1719~1721年形成的,距今不过270多年。如此年轻的火山群在世界上尚属罕见。它喷发后留下各种地貌类型,成为宝贵的火山资源。

  五大连池保护区火山资源丰富、完整、集中、典型,火山地质现象齐全,地质景观多样,地貌类型奇特,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此外,保护区内蕴藏有丰富的矿泉水,其类型多,成份复杂,可与国外一些名牌矿泉水相媲美,并对许多疾病有医疗作用。同时保护区内景观奇特,风景优美,因而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2:38 | 只看该作者
      五大连池的药泉,也是全国著名的泉水,它具有极强的药效作用,对于健身长寿非常有益,每年四季这里游人如织,大部分游客都是来这里作药泉理疗的。更有矿泉水、矿泉鱼、矿泉米等一系列营养丰富的食品引来了八方食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2:46 | 只看该作者
         探寻史前人类的足迹- 宁夏贺兰山游记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风沙区森林生态系及珍稀动植物以及史前人类遗留下来的岩画等等。保护区地处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位于贺兰山脉的中段东侧,以山脊为界与西侧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保护区地跨银川市、石嘴山市两市四县,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山势雄伟,如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贺兰山具有保存完好的天然风貌,不同地带景色也不同,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塞外风光。最引人注目和使人惊叹的,还要数这里的岩画和岩羊。
   今年九月的一天里我终于按耐不住长期以来神秘而遥远的贺兰山对我的诱惑,放下了所有的工作自驾车从北京跑了出来。北京距银川市约一仟两百多公里,经过了近两天的时间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赶到了贺兰山保护区。
贺兰山岩画的开放地区目前主要是贺兰口岩画区,当我进入景区找到了一户农家院安顿好行理后,就提着相机勿勿地奔向了贺兰口岩画区。这时景区里已经没有什么游人了。我租了个语音向导器挂在了脖子上就向已经渐渐阴沉的山口里走去。借着傍晚那暖融融的光线,听着语音导游器里的讲解,山口里的每一幅岩画都渐渐进人了自已的镜头。而这语音导游器设计的也非常人性化,它的芯片和人工预埋在岩画边上的芯片只要接近到相应的距离,导游器中便会传出对此幅岩画的讲解,并可重复讲解。山口里的两侧都是岩画,我顺着一侧的岩壁慢慢地向着岩画壁深处走去。看着清澈的溪水从远处的山口中流下来。傍晚天空中的晚霞也映衬得溪水变成了暗黄色,看到那些岩壁上的稀奇古怪的刻画更让人感觉到了置身在这山谷间那种神秘感和微微的恐惧感。
当我转过了山体的阴面走到了相对明亮的一面时,往山壁上一看,顿时震惊。只见山壁上刻画着一片又一片的人面岩画,它们大小不一,表情丰富,仿佛一位位山中仙人正在一边相互嬉笑、吵闹着一边凝视着闯入山口的来客。这些岩画神秘诡异而生动形象,漫山遍野,幕色中我独自站在这空荡荡的山谷里看着那一幅幅岩画听着那细致的讲解,仿佛我也置身于先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场面里了。这里就如一个神秘的远古的人类艺术走廊,对我相信也对所有人有着很大的震撼和感染力。
      依山傍水的贺兰山,曾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贺兰山口是贺兰山岩画最集中的地方,沟谷里的山岩巍峨峻峭、怪石嶙峋,而且山岩的颜色也是青黄色的不仅从环境空间上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氛,岩石上巨大的平面也非常适合进行岩画创作。在贺兰口岩画中,符号岩画占了岩画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动物岩画,这两种岩画构成了贺兰山岩画的主体,这些岩画真实地记录了远古时期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和北方猎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形态,不仅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也是世界古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贺兰山岩画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起,如今已是举世闻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岩画委员会在银川召开了两届国际岩画年会,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200876日至9日,“2008中国银川国际岩画工作交流会暨首届贺兰山岩画艺术节”召开,七十多位中外专家参加,众多媒体争相报道,是中国组织的人数规模最大的国际岩画交流会及以岩画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将贺兰山岩画事业的发展与交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当我看完了岩画独自快步走出山口时,又幸运的地和我来贺兰山要见的另一位主人岩羊相见了。公岩羊在河滩寻找水源,母岩羊带着小岩羊在山岩上观望,这幅和谐的画面便出现在眼前。我看见一群岩羊站在了岩石的顶峰,夕阳正好照在了它们的头上,那景象十分壮观和震撼,但不知为什么那情景却又突然给了我一种凄凉的感觉。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所走过的西北地区很多省份的保护区里也并不容易见到。在贺兰山遭遇岩羊,开始时我还以为是偶遇,但“偶遇”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多一次看到三十多只的岩羊群,最近的一次,它们距我们只有三、四米。在贺兰山口处有一个保护区的管护站,向管护站的护林员了解后我才知道在这里,不仅岩羊不怎么怕人,而且近年已经是“羊满为患”了。1988年,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成立后,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随着禁猎和保护的加强,岩羊的种群数量已经突破了2万只,目前分布密度已居世界首位,成为贺兰山的一个主要种群。岩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其繁殖力强,食量大,而它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不仅对草场及灌木植被等的破坏能力很大,也对同区域分布的食草动物构成了排挤。淘汰狩猎、人工驯化、引种改良、引入天敌等等方法,都是保护区和有关部门这两年在贺兰山展开对减少岩羊种群数量的讨论与研究话题。
相信贺兰山的岩画和岩羊在人们的关注和关心下会尽可能的长期保存下来,让世人来研究、来观赏。同时也相信今天人们的对它们的关注和保护也会引起后人们对现代人的崇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为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专辑,我从北京往返衡水湖五次拍摄了大量的不同季节的图片。也是这一年在衡水湖首次在我的摄影人生中又多了一个航拍的经历。

                                                       《衡水湖空中掠影一刻》

    04年10月末的一天,我与生物圈的几位同事终于如愿驱车踏上了我想往已久的旅程,采访拍摄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位于河北省的南部衡水市市郊。现有水域面积约为十三平方公里。采访前我想象中的衡水湖应该是烟波浩渺、渔米之乡。几次的采访拍摄下来,在美丽的衡水湖背后它的过去现在和历史变迁以及在它周围祖祖辈辈生息的百姓生活还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那里的人们始终守着这片最后的湿地辛勤地劳作。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用手中的相机来拍摄记录当地百姓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是我乐此不疲的事。在拍摄衡水湖的过程中我们感觉湖区地处平原地区,在全面拍摄报导它的同时能有几幅高角度鸟瞰湖面的图片为佳。在没有制高点的湖区周围那就只有航拍了。想法有了机会也方来了。恰逢在湖边上有一航空观光项目,轻型飞机在湖边不停的起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与保护区领导协商征得同意后决定借机航拍衡水湖,保护区的领导很快与对方联系好并确定当日下午登机航拍。了解了当地的风速和落日时间后我决定下午3时登机航拍,决定的同时我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这次采访拍摄衡水湖并没有航拍计划,从摄影器材上我只带了135相机,而120相机太重此次没带,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下午三时整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湖边,闻讯赶来的部分领导已等候多时,我将爱车停在了离飞机五十米以外的地方,车上的其它同事下车后快步走向飞机旁与地方上的领导商议起飞事宜```````。车内只有我自己在整理航拍用的相机和胶卷,短短的时间里我脑海中在过目航拍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曝光组合。考虑到飞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我带了一台数码相机一台胶片机连同相机里的胶片共三个反转片我想大约够了,出于紧张和一种说不出的复杂心理,我把摄影包和车内其它杂物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将车上好防盗锁。为减轻我紧张而复杂心情带上墨镜后,我在车内静静的独自坐了足足有十五分钟。这其中除了我还要等一会光线外又给我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在何处并马上要登机航,因为几年以前他随执法人员进入科科西里围剿偷猎者时也同样给我打个电话告诉了我他的去向。待心情稍事平静后我关好车门走下了飞机。我要乘坐的是蜜蜂四号小型飞机满员三人,这飞机看上去很单薄机翼是布质的,人坐上去上半身要全部露在外面并用安全带索住身子。当所有其它人员都退离飞机后,现场的领导及机务人员简单交代一些要求后,在别人的帮助下我扣好安全带再次检查了一下相机和胶卷等待起飞。飞机开始发动了隆隆的发动机声在脑后响着,我以前没少坐过飞机但这种坐法凭生还是头一次,伴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飞机在临时作为跑道的废弃柏油路上渐渐加速,一瞬间离开了地面,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时起飞前的紧张情绪被脚下的壮观景象所替代了。我随之进入了兴奋的拍摄状态中。空中鸟瞰衡水湖,五个型状各异的岛屿洒落在湖面上甚为壮观,我一会用数码一会拍反转片,很快装有反转片的相机就拍完了一卷,在风速极高的空中换胶卷还真有点难度,我弯着腰尽量把头埋在前排飞行员的背后,好让风阻尽量减小,拆下拍完的胶卷先用牙咬着,待新胶卷装完后,才敢抽出手来把拍完的胶卷放在口袋里拉好拉链。因为一旦失误胶卷也许会掉到机舱里或落下飞机既便掉到机舱里飞行中也不便拾到,我身高体胖,每次侧身或身体探出机舱拍照,总会担心飞机也会随着我的运动方向而倾斜。况且每次只要探出身子远离飞行员后背遮挡,风速立即加大,对我持稳相机极为不利而且也会影响成像质量。飞机在一百、二百、三百米高度各绕衡水湖飞行了一圈,每次绕圈或提升高度我都会按起飞前飞行员交代我的手式来拍打飞行员的左肩或右肩,原因是他的话我能听到而我用多大的声音喊话一般也会被极高的风速带到机尾去了。在这极短的三圈飞行中,我用中广角和长焦镜头拍了许多大场面或个别景观,看到反转片拍的只有十几张了,我以示意飞行员在次升高,飞机在距地450米的高度绕衡水湖又飞了一圈,衡水湖周边的学校及其它建筑都被我收入了镜头,落日余辉中学生们在操场上玩耍的画面清晰可见。当我看到夕阳中湖面上的点点渔船形成了极佳的光影效果时我异常兴奋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吗,我急忙又示意飞行员在绕一圈以便我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来拍摄我渴望的光影,但飞行员告知我快没油料了为了安全必须反航。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时间,已整整飞行了四十多分钟了,时间过的太快了,飞机渐渐飞离了湖区上空我只能无奈的扭过身子对着远去的湖面将相机里的反转片全部拍了出去。
       反航途中带着的少许遗憾,我看着远处湖面中那斜阳、那船、那草、那远去的美丽画面,起飞前那紧张复杂的心情,经过这短短的四十几分钟的飞行全然变成了对下一次航拍衡水湖的向往和期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3:18 | 只看该作者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境内,2006年我作为《人与生物圈》杂志的摄影记者,为保护区建区五十周年拍专辑,曾先后四次到保护区拍摄不同季节下的风光以及生物、民俗等题材。感觉到了保护区境内那近千年古树的苍穹,也感受到了当地百姓那纯朴的热情,在密林深处农家乐里品尝着鲜嫩竹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保护区与当地原住民那和谐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越野 ( 京ICP备12042789号-2  

GMT+8, 2025-5-17 02:52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