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史前人类的足迹- 宁夏贺兰山游记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风沙区森林生态系及珍稀动植物以及史前人类遗留下来的岩画等等。保护区地处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位于贺兰山脉的中段东侧,以山脊为界与西侧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保护区地跨银川市、石嘴山市两市四县,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山势雄伟,如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贺兰山具有保存完好的天然风貌,不同地带景色也不同,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塞外风光。最引人注目和使人惊叹的,还要数这里的岩画和岩羊。 今年九月的一天里我终于按耐不住长期以来神秘而遥远的贺兰山对我的诱惑,放下了所有的工作自驾车从北京跑了出来。北京距银川市约一仟两百多公里,经过了近两天的时间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赶到了贺兰山保护区。 贺兰山岩画的开放地区目前主要是贺兰口岩画区,当我进入景区找到了一户农家院安顿好行理后,就提着相机勿勿地奔向了贺兰口岩画区。这时景区里已经没有什么游人了。我租了个语音向导器挂在了脖子上就向已经渐渐阴沉的山口里走去。借着傍晚那暖融融的光线,听着语音导游器里的讲解,山口里的每一幅岩画都渐渐进人了自已的镜头。而这语音导游器设计的也非常人性化,它的芯片和人工预埋在岩画边上的芯片只要接近到相应的距离,导游器中便会传出对此幅岩画的讲解,并可重复讲解。山口里的两侧都是岩画,我顺着一侧的岩壁慢慢地向着岩画壁深处走去。看着清澈的溪水从远处的山口中流下来。傍晚天空中的晚霞也映衬得溪水变成了暗黄色,看到那些岩壁上的稀奇古怪的刻画更让人感觉到了置身在这山谷间那种神秘感和微微的恐惧感。 当我转过了山体的阴面走到了相对明亮的一面时,往山壁上一看,顿时震惊。只见山壁上刻画着一片又一片的人面岩画,它们大小不一,表情丰富,仿佛一位位山中仙人正在一边相互嬉笑、吵闹着一边凝视着闯入山口的来客。这些岩画神秘诡异而生动形象,漫山遍野,幕色中我独自站在这空荡荡的山谷里看着那一幅幅岩画听着那细致的讲解,仿佛我也置身于先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场面里了。这里就如一个神秘的远古的人类艺术走廊,对我相信也对所有人有着很大的震撼和感染力。 依山傍水的贺兰山,曾是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贺兰山口是贺兰山岩画最集中的地方,沟谷里的山岩巍峨峻峭、怪石嶙峋,而且山岩的颜色也是青黄色的不仅从环境空间上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氛,岩石上巨大的平面也非常适合进行岩画创作。在贺兰口岩画中,符号岩画占了岩画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动物岩画,这两种岩画构成了贺兰山岩画的主体,这些岩画真实地记录了远古时期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和北方猎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形态,不仅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也是世界古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贺兰山岩画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起,如今已是举世闻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岩画委员会在银川召开了两届国际岩画年会,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2008年7月6日至9日,“2008中国银川国际岩画工作交流会暨首届贺兰山岩画艺术节”召开,七十多位中外专家参加,众多媒体争相报道,是中国组织的人数规模最大的国际岩画交流会及以岩画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将贺兰山岩画事业的发展与交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当我看完了岩画独自快步走出山口时,又幸运的地和我来贺兰山要见的另一位主人岩羊相见了。公岩羊在河滩寻找水源,母岩羊带着小岩羊在山岩上观望,这幅和谐的画面便出现在眼前。我看见一群岩羊站在了岩石的顶峰,夕阳正好照在了它们的头上,那景象十分壮观和震撼,但不知为什么那情景却又突然给了我一种凄凉的感觉。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所走过的西北地区很多省份的保护区里也并不容易见到。在贺兰山遭遇岩羊,开始时我还以为是偶遇,但“偶遇”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多一次看到三十多只的岩羊群,最近的一次,它们距我们只有三、四米。在贺兰山口处有一个保护区的管护站,向管护站的护林员了解后我才知道在这里,不仅岩羊不怎么怕人,而且近年已经是“羊满为患”了。1988年,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成立后,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随着禁猎和保护的加强,岩羊的种群数量已经突破了2万只,目前分布密度已居世界首位,成为贺兰山的一个主要种群。岩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其繁殖力强,食量大,而它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不仅对草场及灌木植被等的破坏能力很大,也对同区域分布的食草动物构成了排挤。淘汰狩猎、人工驯化、引种改良、引入天敌等等方法,都是保护区和有关部门这两年在贺兰山展开对减少岩羊种群数量的讨论与研究话题。 相信贺兰山的岩画和岩羊在人们的关注和关心下会尽可能的长期保存下来,让世人来研究、来观赏。同时也相信今天人们的对它们的关注和保护也会引起后人们对现代人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