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中国越野

搜索
楼主: 大头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过人生几十载 享受摄影一瞬间(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3:29 | 只看该作者
  •                                    魂牵梦绕的达里诺尔

  •     午夜,向以往我出门前一样,紧紧张张的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后,匆匆整理了行装,又踏上了外出采风的路。经过了难熬的京承路段大堵车后,我们终于在14日中午,赶到了这次采风的第一站-内蒙古赤峰市。午饭后稍适休息,我们一行两辆车便从赤峰向目的地-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发了。一路深秋的景色让人无时无刻不惊叹着大自然的美丽,国道两旁是成排的杨树,黄色的树叶在夕阳里镀上了亮丽的金色,两旁的玉米地整齐成片,偶有农人在地里作业,让我不时的想起凡高的多幅麦田油画,只是,油画画的多是法国南部,而在我们眼前的,是内蒙古境内的一条普通国道。   
  •     当车队驶入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这一路用的时间已比往年快了许多,原因是从赤峰到达里诺尔的303国道的柏油路面已经全部铺装完毕。当我们的微型车队(越野车和运载飞机的金杯面包车)驶入保护区专门安排的鱼宴城宾馆时,接待我们的主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从2001年就已经开始在达里诺尔保护区进行生态和鸟类的拍摄了,这次又带着朋友和他的飞机前来进行航拍,一壶暖酒,谈笑间便化解了大家旅途上的风尘。寒暄之后,我们也迫不及待的和保护区的部分领导开始交流和商量第二天的拍摄计划了。     
  •      此次达里诺尔航拍还要源于去年我为达里诺尔拍摄《迁徙的鸟》专集说起。去年的秋季,受达里诺尔保护区之邀请,我连续去过四次达里诺尔,为他们拍摄达里诺尔秋季的候鸟。当大部分杂志所需图片都拍完后,感觉缺少一张很有代表性的达里诺尔景观的航拍图片。经多方联系,航拍的飞机以及热气球都不能及时赶到达里诺尔,所以航拍的计划落空。当时,约好今年这些候鸟来临时再来航拍,所以今年我才约好了飞机及几个影友,开着越野车,如期而至。 达里诺尔,蒙语的意思是“湖”与“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珍稀鸟类繁殖栖息地,目前查明的鸟类有16目36科188种,其中国际受胁鸟 12 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8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9 种。在 40 余种国际和国家保护鸟类中,有 30 余种在此栖息繁殖。从每年9月上旬开始,我国北方和西伯利亚等地繁殖的鸟类纷纷来到达里诺尔补充营养准备南迁,每年都有6万只以上的大天鹅、两万只鸿雁、万只蓑羽鹤和大量雁鸭类在此集群,直到达里湖湖面完全封冻,鸟群才飞向南方。     到达保护区的第二天一早,湛蓝无云的天空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保护区的韩局长介绍说,这个月份这样的好天气,十年也不一定有一回,当太阳高照时,我们来到湖边,找到了柏油路旁一处空闲的大房子,经与保护区领导协商,我们把这里作为了临时机库。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完成了的组装,就等航拍了。   
  •      准备工作做完后,还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大家便驱车前往附近游玩。先到达了最近的砧子山,这是一座古火山,相对高度110余米,附近散落着很多火山喷发出的火山弹。大家往山坡上走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柏兴兵说“砧子山岩画!”大家很高兴,因为岩画是先人几千至几万年前刻划在岩石上的艺术作品,现存的岩画很多都在深山峭壁上,不是特意前往探访不易见到。砧子山上现存的岩画不多,但比较清晰,有马、鹿等,尽管附近岩壁上已经到处有现代人随手乱刻划的痕迹,但并未伤害到岩画上,这已经算是内蒙古地区保存比较好的岩画遗迹了。绕砧子山一周,看到几只悠闲吃草的山羊,还有山顶盘旋的几只鹰,远处牛群缓缓移动,好一副美丽的草原秋景。趁天色尚早,继续前行,前往达里风电厂。昨晚来达里诺尔的途中在国道边就看到了那巨大的风车,据说叶片直径有40米,不同型号从多个国家进口。从电厂回来,大家回房间稍作休息,准备傍晚的航拍。   
  •     据GPS显示,达里诺尔当天的日落时间为5点46分。下午四时半,经与飞行员商议后,感觉光线风速都合适,准备起飞航拍。将进行航拍的飞机是一架法国产的动力三角翼,我曾经乘坐它完成过数次的航拍任务。由于对飞机及朋友-飞行员柏兴兵比较了解,拍摄前我的心情比较平静,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这个季节航拍,对于我们,尤其是飞行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达里诺尔冬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30多度,十月中旬的温度也已经很低。前几天这里刚下过雪,夜里已是零下4、5度。 未免在飞行中手脚冻僵,飞行员穿上了向保护区借来的厚羊皮手套和不透风的雨靴毡袜,我也带好了一个胶片相机一个数码相机,套上登山帽、多用巾、皮手套,全副武装。 一切准备停当,在机械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坐上了飞机,被他用安全带牢牢的锁住。当飞机徐徐进入预定的起飞跑道时,我还没有来得及和地面的其他人员打招呼道别,飞机就已快速地掠过了近一百米的柏油路跑道,迎着晚霞和寒风稳稳地飞上了天空。飞机在天空中盘旋着,很快来到了湖面上空,这时,脚下湖畔的牛羊和各类水鸟尽收眼底。为了尽可能少的惊扰这些鸟类,我让飞机尽可能的拔高,且尽可能与飞行中的天鹅们保持远一点的距离。坐在飞行员的后面,我借助他身体的遮挡,尽可能的减少风阻,手持长焦距变焦镜头,远距离的在与天鹅平行飞行时拍下了它们娇美的身姿。当飞机最高距离升到距湖面1100米的高空,随之而来的是温度的急剧降低。我持相机的手已经感觉冻的发木,眼睛被寒风吹得不停地流眼泪,影响了拍摄。空中鸟瞰达里诺尔,异常美丽,我们的飞机在沿湖岸线飞行的途中,不停的变换着飞行的方向及高度,而我在这过程中充分的抓住着每一个瞬间即逝的画面,也更被这变幻无穷的光线及光影以及拍摄视角所震撼。当我们的飞机在一千米左右高度飞行时,我还意外的拍摄下了元代城墙及兵营遗址,达里诺尔最著名的古火山-砧子山在晚霞中也被我拍到了那金黄色的山体。拍摄前,按保护区的要求,本应再拔高拍到三个湖同在一个画面上,但当我们继续再爬高时,发现雾气已基本笼罩在天的边缘,无法完成这个拍摄构思。带着几分惋惜,我们的飞机徐徐地降低高度。而这时,太阳已躲到地平线后面去了,湖面立刻变成灰蒙蒙的,飞机载着我们在暮色中慢慢地降落到湖边。   
  •      达里诺尔的夕阳真的美得让人惊叹,在夕阳里乘着飞机在空中鸟瞰这一群群各种飞翔的鸟儿和草原上那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也许是我们人类离大自然太远了,常常忘记自己也是自然物种的一分子,无论是鸟类还是其它动物,应该是与我们左右相伴的地球伙伴。达里诺尔,是我魂迁梦绕的地方。从2001年至今,来过无数次,每年不来个一两次好象就缺点什么,而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些候鸟。记忆当中,保护区为我来此拍鸟为我搭建了三次掩体便于我更近距离的观察和拍摄这些美丽的鸟儿。应该说我真正的拍鸟历程是从达里诺尔开始的,所以说我对这里的人及鸟多年来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也更愿意为保护区无偿的做些什么。几年来,我已将近千张鸟类及生态图片无偿的送给了保护区。在来达里诺尔拍摄以及拍摄汲取素材的同时,也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保教育做出了一点我自己想做的事。     在达里诺尔保护区的第二天就这样愉快的度过了。夕阳西下,赤峰的两个影友赶到,大家围坐餐桌前享受美味的鱼宴,心情份外舒畅 。一份新鲜的炸华子鱼一上桌便香气四溢。达里湖是一个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湖,湖水中的碱含量很高,已超过淡水鱼生存的百分之十五含量极限,但却有著名华子鱼每年在这里大量洄游。华子鱼是限制捕捞的,在城市里吃到的冷冻华子鱼也要25元一斤。在达里湖的冬季,也有“冬捕”这一多年延续下来的习俗,在冰面上破洞拉网定量捕捞华子鱼,场面壮观,真可谓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到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第三天,为了尽可能的利用早晨的好光线,大家很早就集中到了达里湖畔的机库前准备进行清晨的航拍。飞行员和我在寒风中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共起降了五次进行航拍,而每次飞机降到地面后我和飞行员都要快步的跳下飞机钻入早已等候在地面的越野车里,把已冻僵的脸和手尽可能的贴近汽车的暖风空调一个劲的吹。当我认为基本上完成了保护区交给我的拍摄任务后,大家齐动手将飞机拆装后塞入了金杯面包车里,才心满意足的去吃早餐。说是早饭,实际已近中午了。     得知达里诺尔有博物馆,下午,我们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欣然前往参观。这个现代化的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就座落在保护区宣教中心的大院子里。保护区宣教中心是中国和加拿大达里诺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成立于2001年,项目内容包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发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保护区秘书的带领下参观完博物馆,大家对克旗的地质地貌有了更多的了解。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内还有很多值得前往的地方,出了博物馆,几个影友去湖边拍鸟,我则开着越野车一路奔向古城墙遗址和元代应昌路遗址博物馆。在达里诺尔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晚餐后,早早休息,明天我们便将离开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次日清晨,当我们早早起床后,发现天色已阴沉了下来,起风了。而就在这即将离开达里诺尔的最后一个小时,前车忽然在路边停下。我们向右侧路边看去,啊,是大鸨!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鸟,也是国际受胁鸟,在达里诺尔也不多见,这几天我也一直在念叨,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见到大鸨。还好,在我们离开前,大鸨出现了。没有人下车打扰它们,搭车的保护区秘书用望远镜观察,然后说“一共五只。”我则用长镜头悄悄伸出车窗对准了它们,按下了快门。 当我们的越野车渐渐的远离湖区时,我的车里响起了草原歌曲,那一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再次让我的思绪飘出了车外。从2001年起初次来达里诺尔保护区至今,我已经几乎走遍了内蒙古的大部分湿地,近年来,保护区的朋友们戏称我也是候鸟,每当大批的候鸟飞临湿地时,他们就会打电话约我过去,而我也自认为自己就是只候鸟,在追逐着这些真正的候鸟迁徙的足迹,走遍了国内比较著名的湿地和湖泊。现在看来,这脚步还远远没有停止,这也许,是一场缘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2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赛罕乌拉位于内蒙古赤峰地区,它是以森林、山地、沙地、混地、草原、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世界级保护区。地处巴林右旗,在它那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保护区范围内,有着多种国家一类或二类保护动物,如青羊、马鹿等。我在赛罕乌拉保护区还拍到过金雕等国家一类的受危胁鸟类。在保护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还拍过很多种珍稀植物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4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达莱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距海拉尔市约二百公里。达莱湖同时也有着世界重要混地的称号。我一直以来都是它的志愿者,除了为它拍摄图片,还帮助它在内地以及部分媒体刊物上作一切对它生存有利的呼吁。达莱湖保护区是我生态摄影以及鸟类拍摄的基地,我始终关注它、支持它、希望它能永远留在那美丽的草原上。

     
                       四驱生活-达赉湖观鸟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巴彦库仁镇)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鸟类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现已成为国际湿地组织成员,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达赉湖,水域面积达2339平方公里,在其水系内有大小河流80条,是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湖中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湖泊、河流、苇塘、沼泽湿地、草甸和草原等构成了保护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位居亚洲中部草原地带中的前列。区内共有植物448种,鸟类19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黑鹳等36种。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它的建立对我国草原地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数月前,达赉湖保护区的刘局长就来电话约我在今年的八月下旬再次来达赉湖观鸟、拍鸟。因为达赉湖每年从春季到秋季都会有大批的留鸟在此栖息,而每年的春秋季节又是大批候鸟的必经之路。每当这时总会有十几万只鸟儿在此聚会,而这时也会有大批的科研工作者和游客来此考察和观鸟。
   
    8月23日   
    我从北京如约来达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满州里与在那里开会的刘局长汇合了。
   
    8月24日
    满州里休整,整理照相设备和观鸟必备的服装等。一般情况下观鸟最好穿着素色的衣裳,为了更清晰的观鸟和拍鸟尽量准备高倍的望远镜和长焦距镜头,这样除了能更细致的观察鸟类的活动更重要是能做到尽量不惊扰它们。   
    8月25日满州里 晴  雨后秋风微凉   
   早上七点刘局长就叫大家起床了,早餐后大家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越野车,奔向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栓马桩保护站。车内我们一行五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城市,除了我来自北京,还有一位是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黑赞马野生动物栖息地公园的自然保护区专家克里夫沃里斯先生,他这次来达赉湖是中加两国保护区之间的工作互访和考察;另外三位是保护区的刘局长和两位科技人员。从满州里驱车至栓马桩的路程中有一大段路是草原路,还要经过几个水泡子和湿地区域,我们的越野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路况下慢慢地接近栓马桩保护站。每当我们望见有水泡子时就将越野车远远地停在路边,取下高倍望远镜和三角架支在原地,远远地观察着它们。刘局长他们边观察边在本子上记录着鸟儿的种类和数量,并不时地与加拿大专家讨论着什么,而我则扛起了大炮似的长焦镜头慢慢的前行或蹲下身子借助草丛的遮挡接近我的拍摄目标。   
     达赉湖保护区目前下设四个保护站,我们从满州里出来走了九十几公里的路程,用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走走停停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栓马桩保护站。时近中午,当我们一行人进入保护站没多久,热情的保护站工作人员就端上了可口的饭菜,大家一阵狼吞虎咽很快就把饭菜吃个精光。为了赶路也没敢久留,与这些可敬的站员们挥手告别后我们又驱车沿着草原路一路向我们此行的终点乌兰诺尔保护站进发了。在去乌兰诺尔保护站的路上有一段路是柏油路,而且还要路过新巴尔虎右旗(当地人称为西旗)。我以往来保护站时每每路过西旗,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总会顺便捎上点肉菜等食物带到保护站,因为西旗距保护站还有近七十公里路程,而保护站的所有食物都得从这里带过去。这次也不例外,买好了肉菜后又上路了。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保护站。   
乌兰诺尔管护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21。3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核心区总面积的42。3%。核心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以珍禽、湿地、河流、湖泊、草原所形成的主要生态系统。乌兰诺尔面积32平方公里,东西长15-17公里,,南北宽2-5公里。核心区内有鸟类190余种,数量7-8万只,其中:一类鸟有单顶鹤、大鸨、白肩雕、白鹤等;水生植物30余种,包括芦苇、柳灌丛等经济类植物;鱼类30余种;哺乳动物有:狼、黄羊、狐狸等。   
     我被核心区里鸟儿的鸣叫声所吸引,安顿下来休息了一会,在争得刘局长同意后独自开着越野车向核心区的岸边慢慢地摸去。车子越是接近湖边感觉地面越是湿滑,为了防止陷车,我提前就挂上了四驱,将车子前门的两边玻璃全部降到了最低点以便观察周围的鸟儿,而我的右则副驾座位上便是随手能拿到的两部装有长焦距镜头的相机。借着傍晚的暖光我在车内观察着各种鸟的情况,为了尽最不打扰它们的觅食,决定今天只在车上观察和拍摄它们。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近距离观察和拍摄它们的好方法,因为鸟类对行驶中的汽车比行走的人敏感性要差的多。就这样,我开着车在湖边慢慢搜寻着鸟儿的行踪,这时,在五十米开外的浅滩中发现有一只白头鹞在低头捉食着什么,于是我冒着陷车的危险又将车子往前移动了一下并将车子向右偏移了许多这样便于拍摄和观察它。突然,它腾空起飞飞向了稍远点的浅滩中,而这一瞬间我也看到了它的利爪下正抓着一条尺把长的鱼儿。我将600毫米的大炮架在了汽车的门子上,眼睛始终不离取景器观察着它,多么想再离它近点儿呀,可直觉和内心的底线告诉我不能在近了,不能太打扰它了。就这样我们相互对视了很久,最后还是它没了耐心,放弃了它的猎物飞走了,而在它离去的瞬间我相机的快门也连续拍出了近十几张照片。
   
    8月26日   阴天   
     因为前夜整理照片睡的很晚,早上五点当刘局长推醒我时,大家已在车上等待了。匆匆下楼上了汽车,没等我坐稳,越野车已驶出了保护站的大门。在阴云密布的湖边,刘局长和加拿大的克里夫沃里斯先生又支起了三角架细心地观察和记录着鸟儿的数量和种类。在忙碌的同时刘局长还向我们介绍了乌兰诺尔的很多以往我们不为所知的情况。在达赉湖乌兰诺尔观鸟要了解当地鸟类的活动特性,一般情况下,要想观察繁殖期的鸟类以及它们作巢、产仔、带幼鸟的过程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五月至七月中旬,而且必需具备精良的观鸟和拍鸟的设备,并且必须远离它们观察和拍摄,否则就会打扰它们正常的生活。而在达赉湖的冬季候鸟和留鸟也有一部分,但冬季天气寒冷,在野外长时间观鸟保暖就是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了。   
    因为阴天又没太阳,我又是主要以拍摄为主,过了一会儿我只好又回到车里等候着他们。这样过了许久,当我向湖边观望他们的身影时,他们已经步行着走向了很远的地方。看到他们远去的背影,想起他们过会儿拖着深重的设备还要在走回来,我不禁坐进了驾驶室将车子起动后慢慢地向他们远去的身影开了过去。时近中午,天空中的阴云越来越浓。而细细的雨滴也随之慢慢地飘了下来,我们只好收起了观鸟的设备,开着车在泥泞中反回了保护站。   
     雨一直下着也没有停的意思,看来这次观鸟、拍鸟的活动会因这场不大不小的秋雨而提前结束了。我站在保护站的屋内,从窗口远远地望着细雨和浓雾中的乌兰诺尔核心区,雨雾中它好象离我很远很远,我总也想象不到在它的湖心和芦苇深处那些鸟儿在忙碌着什么;而它又似乎离我很近很近,因为我耳边分明在听到它们高一声低一声的鸣叫。  
      这次来达赉湖的观鸟、拍鸟机会很难得。在与保护区科研人员和来自加拿大的保护区专家密切合作与交流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通过他们使我对保护区的了解更多了,同时也对部分国家的保护区管理也有了粗浅的认识。达赉湖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湿地类型的典范,愿这块净土能长久地成为鸟类和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并与人类共存在这片草原上。也愿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常来这里与它们对话,常来观注它们。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只是影响它们自已,而同样早晚也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9: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中国越野 ( 京ICP备12042789号-2  

GMT+8, 2025-5-19 21:29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